正在浙江省山河市凤林镇白沙村体育馆内,4张乒乓球桌一字排开,村民两两对阵,“乒乒乓乓”的击球声不断于耳。一旁,一张木造乒乓球桌特殊显眼,斑驳老旧,刻满岁月的印迹。“它比我年纪都大,依然44岁了。”村民周可可告诉记者。
上世纪80年代,地处大山里的白沙村,村民的息闲营谋不多。村干部商议后,决策通过体育运动来充裕多人存在、转移懒散的风尚。然而,添置体育用具,对白沙村并非易事。大伙儿一合计,山里不缺木柴,不如做一张乒乓球桌。
“自从有了这张乒乓球桌,咱们的存在产生了转移。”本年55岁的村民吴井太印象,村民们打球的多了、打牌的少了。这么多年,这张乒乓球桌奉陪不少人长大。
2002年,因扶植大型水利工程,白沙村举村表迁至凤林镇盛山,乒乓球桌奈何办?村民们难以割舍,最终悉心包裹,把它运到了新村子。
搬出大山后,大伙儿集资新修了文明体育中央,村子里添置了健身用具,还修起了山河市首个水泥灯光篮球场。
运动气氛越来越深厚。2005年,白沙村机闭了第一届村运会,村两委担当计议奉行,村民踊跃报名参赛。一场运动会办下来,村民们的疏导更多了、联系更和睦了,村子的兴盛程序也加疾了。
这几年,白沙村顺势而为,修起了体育馆,缔造了篮球、乒乓球、排舞等运动队,开启了体育兴村之途。从白沙村振起的村运会,原委多年兴盛强盛,渐渐成为山河市表地大伙的“嘉时光”。“体育赋能屯子,运动点亮了咱们的存在。”白沙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郑日福说。